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物理学科分论坛在北京十二中举行_陈佳洱、张仁和院士亲临论坛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09-10-21
10月19日,由北京十二中承办的首届北京青少年翱翔科学论坛物理学科分论坛在我校举行,来自北京十二中、北京景山学校、北大附中、北师大附中四个"翱翔计划"物理学科基地学校40个课题组的50名2008级学员,在这里宣讲各自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并现场接受专家评委、领导和听众的提问。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名誉院长陈佳洱院士、北京市教委刘利民主任、罗洁副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时龙院长、张铁道副院长、吴岩副院长、丰台区政府李丽萍副区长、北京市教委基教处李奕处长、北京教科院院办李子恒主任、财务处蔡雁处长、北京教科院课程中心杨德军主任、北京考试院高招办高福勤主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翱翔计划办公室张毅主任、丰台教育工委赵常学书记、丰台教委冯晓光主任等领导嘉宾出席论坛。北京十二中李有毅校长主持论坛开幕式并介绍出席本次论坛的领导、嘉宾和评委,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时龙院长宣布论坛开幕。
陈佳洱院士参加了第三组学员答辩汇报会,不时向学员提出问题,在论坛举行的领导专家座谈会上对翱翔计划和学员的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寄语学员"跟科学家学科学,更要学做人"。张仁和院士在论坛结束后接受了我校裴苒迪、施润茜同学的采访。
按照北京市"翱翔计划"办公室的要求,对学员的评价分为发展性评价与课题报告成果性评价两部分。本次评价是对学员的研究报告的终结性评价,属于后部分评价的主要内容。本次评审是根据学员课题报告选题的价值、研究的过程与方法、资料的搜集和整理、研究的结果与结论、文本呈现、现场陈述和现场交流互动等七个部分,分别由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化工大学12名包括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内的专家组成科技专家评审组,来自中科院、北京教科院、北京考试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组成教育专家评审组,参考现场观众评委的综合意见,对学员研究成果与报告进行考量和评审。
参加研究成果汇报论坛的学员包括我校高三年级裴苒迪、施润茜、黄克嘉三名同学在内的来自41所生源学校的50名学员,分别在偏生物化学类、偏机械类、偏理论类三个分会场进行汇报答辩。高校实验室负责人、指导教师、评审导师助手,翱翔计划08、09级生源学校领导、指导教师、部分区县教委领导以及学员家长共三百余人出席开幕式并观摩分论坛08级学员答辩全过程。我校高一、高二、初三年级部分学生在转播教室收看了网络转播。
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学院"翱翔计划",是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北京丰富的教育、文化与科技资源,突破现有培养方式,建立让学生"在科学家身边成长"的机制,通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熏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素养,逐步养成探索科学、热爱科学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实践能力,积极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力,珍视每一个有潜力的孩子,让他们今天的潜力真正成为明天的能力,让创新给孩子们的人生插上翱翔的翅膀,让明天的他们能够翱翔蓝天、搏击长空,为祖国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由此探索优秀拔尖创新人才后备力量的培养机制。
翱翔计划推进一年多来,在市教委、市教科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在各基地申报校的开拓实践中,2008级翱翔计划学员在物理基地学校和国家与市级重点实验室"双导师制"的共同指导下,借助先进科学手段、方法与途径,广泛开展了实验设计、实验对比、数据分析、资料收集筛取整理及技术应用,在课题研究中学会了基本的科学思维、培养了合作精神、体验了从事科研的艰辛、培养了科学探索精神、为科学奉献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了"在科学家身边成长"。为评价、推进、宣传在高中阶段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特举办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翱翔科学论坛物理学科分论坛。物理学科分论坛是翱翔计划培养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分享学习成果、交流学习心得、开展同伴互助学习的平台,是对市教委和市教科院领导谋划实施翱翔计划,对基地申报校、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支撑与落实翱翔计划,对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翱翔计划的汇报。
论坛给予学员很高的评价,给予基地校和实验室的工作以充分肯定。大家一致认为"翱翔计划"为北京市创新拔尖人才的培养创新了一个很好的机制和平台,"双导师制"的培养模式,开创了青少年精英人才成长的新途径。这项工作应该积极推进,可持续发展下去,能够吸引更多领域、更多专家参与其中,尤其是引起高层领导的高度关注。
北京翱翔科学论坛共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物理等五个领域,依次在北京十二中、二中、育才中学、清华附中和京源学校等5个基地校先后举办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