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学生_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及反思(1)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1-03-16
由于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个性发展的要求已日益强烈。教育途径的不断拓宽,教育管理和教育手段已逐步现代化、多元化、科学化,以教师为主体的活动舞台已逐渐被学生占领。因此,旧的师生关系势必遭受强烈的冲击甚至瓦解。从教育改革的角度看,现代教育思想更注重"以人为本",更注重培养学生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教育的过程是双方互动、共同促进和提高的过程。师生关系作为学校环境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这一关系处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效果、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全面发展。
十几年间,我作为一名班主任和我的学生经历着时代带来的各种情感冲击,其中过程不乏有矛盾的冲突,但更多的是感人的情怀,留给我的都是桃李芬芳的味道与自豪!我想,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的和谐,从我作为教育者一方来说,是基于我对以下关系的清醒认识和理解!
尊重与平等
尊敬与平等其实就是师生关系的本质问题。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因此我们都需要自尊。同时师生之间,从生命的意义上说,是平等的。因此,如果班主任能从这样的尊重平等的角度来处理师生关系,就很容易理解学生的一些行为,理解他们的想法和要求,甚至他们偶尔的幼稚与冲动。
案例一:请用"尊重"爱护我
曾经我班有一位学习踏实,成绩优异的学生。他是我以及全班同学的骄傲。可在一次早读检查作业时发现他竟然有两科作业都没交,当时由于时间紧,一时的冲动,我非常生气,便不计后果的在全班面前大声责问他为什么不交,并甩下一句"威胁"的话语就气愤地离开了。一节课后他叫同学带给我一张条,解释了没完成作业的原因以及被我责问时无地自容的感受。看完之后,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回想起来,我尊重他了吗?我考虑到他的感受了吗?我重新审视自己作为教育者在面对问题时的心理素质以及心理能力,重新审视我对教育工作的领悟与定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是十分脆弱的.学生稚嫩的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加倍呵护,这种呵护就是爱."这种爱首先是尊重与人格的平等。
从此,尊重与平等成为我班主任工作的座右铭!当遇到异常情况时,我会耐心地给学生一个解释的机会,当学生课堂出现问题时,我会不露痕迹地走到他身旁给以暗示;当学生违反纪律时,我会单独私下找他谈话,不会当堂斥责;我把学生真正当作正在学习成长的独立生命个体,用我的尊重,耐心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它是我班主任工作走上成功的基石!
案例二:我打开了这扇门
2006年我中途接班,虽然我努力去做好每一项工作,但是,我感觉自己和学生之间总像隔着一层无形的障碍。一天中午从食堂出来我偶然得知中午我们班男生和另一个班的篮球赛,就想顺路去看一看。到了球场,找到自己班的学生,开始几位同学惊奇得看了我一眼,我笑了笑和他们站在了一起。不一会儿,他们就忘我地拽着我,撕着我的衣服,并发疯似地一起喊加油。不幸的是,我们班输了,我们声音哑哑的回到班里,几位主力队员趴在桌子上哭了,我上前一一给他们擦掉眼泪,并给了他们一个拥抱,最后我走上讲台,真诚的说:虽然我们今天输了,但高二三班的男篮队员在我以及在我们班所有人的心中都是最棒的。雷鸣般的掌声响起,我自己眼泪也夺眶而出。我知道我已经融到他们的心中,我知道我打开了我们之间这扇心灵之门!荣辱共存。在高三毕业最后一节课上,当时的男篮队长,代表全班同学满含眼泪走上讲台给了我一个深深的拥抱!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是一门"敲门的艺术"。一名出色的班主任要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仅作为具有爱心的长者出现是不够的,应与学生建立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平等师生关系。要放下架子,多挤出点时间参与同学们的活动,多渠道沟通师生间的感情,努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一同经历了成功与失败,一同走过了欢乐与悲伤,一同体验了泪水与欢笑,我打开了这扇门!这种感觉真好!
当然,新时期提倡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不是无原则的做学生的一切平等的朋友,你首先的角色是老师,是一名要通过尊重学生来获得学生尊敬的老师。
爱护与袒护
爱护与袒护是一个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育人与短期拉拢的取舍问题。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关心爱护学生。关心他们的生活与学习,关心的成长和需求;爱护他们的自尊和人格,爱护他们的个性与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