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学生_新时期师生关系的和谐构建及反思 (2)
来源:北京十二中发布时间:2011-03-16
案例三:金子就是这样闪光的
2007届毕业生李某,性格急躁,易冲动,高一时还因违反纪律进了学校的校纪校规学习班。我接任班级后,仔细观察,发现他其实为人直率仗义,关心有恩与他的人,爱好体育运动,于是我想,最大问题是是非不明,好奇心与仗义感又使他经常惹事,但他有情义,乐于为班级做事。因而发扬他的长处,大胆在明处表扬作为导引,面对缺点,暗暗在底下启发留足情面,并让他担任体育委员,经常与他聊天,润物无声般的帮助他改掉散漫的习惯。最后他被评为三好学生,以高分考入成都电子科技大,2007年教师节他给我打电话,给我教师节的礼物是他由于出色的表现当选为学院唯一的一名奥运火炬手!我想,这就是爱的魔力!当老师把爱的金色阳光洒入每个学生的心田时,青石也会像金子般的闪光!
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我是一个老师,一个普通的引路人。在这里没有魔法,我不会水上行走,更不能让海水分流。我只是用心时刻"想"着我的学生,我愿为他们动脑,我愿为他们助力,我想这就是爱。
爱的力量的神奇的!在爱的指引下,给他一个展示的舞台,就能让一个胆小而怯懦的孩子胆大而有为;给他一个目标,就能让一个拖沓散漫的孩子变得果断而利索;给他一个微笑和鼓励,就能让一个自卑的孩子重新树立自信;给他心与心的交流,就能让一个孩子改过而自新;给他一次闪光的机会,就能促进他们的独立与创新!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这些信念一直在我心中,在我言谈中,更在我的行动中。我想,金子就是这样闪光的!
但是爱护他们并不是要处处袒护掩盖他们的缺点与错误。当学生的不良行为违背学校的规章制度或有损于学校的整体利益时,当自己的学生与别的班集体的学生发生冲突时,我们不能置若罔闻,一味偏袒或者甚至支持,鼓励和怂恿以取得学生暂时的拥戴或小集体的抱团。这实际上是剥夺了学生学会明辨是非的机会,误导了他处理矛盾的原则和策略,它会使你在以后履行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作用更加艰难,还会影响班级之间,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
宽容与纵容
宽容与纵容其实就是原则底限辨别与控制问题。宽容是一种精神和美德,而纵容则是一种失职与失责。一些教师会由于经验的缺乏或其它原因而有时对自己教育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而容易造成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的过度所谓"宽容"而导致了纵容的结果。什么是宽容,什么是纵容?我想,对学生恰当提出的不同见解给与接纳和思考是宽容,对学生课上的恶作剧式的随意言论不给与引导和控制是纵容;对学生个体差异的接受是宽容,对优秀生的一味偏爱与听信是纵容;对学生偶尔的失误及时提醒和接纳是宽容,对学生课上瞌睡或长期不交作业不闻不问是纵容,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合理的病事假批准是宽容,对学生逃避活动的参与如课间操,眼保健操等熟视无睹是纵容;对学生的第一次错误报以理解和微笑是宽容,对第二,第三次同样的错误置之不理,不加引导是纵容。宽容能彰显我们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而纵容却凸现我们教育者责任的缺失。
案例四:退一步,海阔天空
一天我去班级检查晨读情况,发现一位学生正忙着写其他作业,我轻轻走过去,他马上在我到达之前收起来,我轻轻的说,晨读时间,专时专用。他马上情绪激动的说"我干什么了,你看清楚!"我当时就想发火,可是最终控制住了,说"那你先读书吧!"就离开了。第一节课后,他和另一位同学来请病假不上操,我把他留下来,问他是否心里有什么事。他说,老师,真对不起,我不该那样对你,我今天心情特别糟糕。之后还敞开心扉告诉我事情的原委。我真庆幸当时调控好了自己的情绪!
班主任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顾全大局。避免与学生发生正面的冲突,尽量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的课堂秩序,采取冷处理的方法。这样既可以不让学生做出过激的行为使气氛更加白热化,也可以让学生冷静地思考自己的过错,有利于更好的解决矛盾。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是一种脆弱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班主任首先要自己静下心来,才能以一种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学生的过错,才不至于让学生感到自己无可遁逃。没有必要一定要摆自己的架子,表现自己的权威。退一步,可能会另辟一片天空!
案例五:爱的尺子---毕业留言的启示
以优异成绩考入北航的2007届毕业生杨某同学临毕业前在我的留言本上这样写道:"老师,您还记得有一次午休时我在教室拍篮球,被您当场撞见,并且严肃地对我进行了教育。当时我都快反应不过来了,平常您和我那么‘哥们',温和开朗,这一翻脸,我都快不认识您了。但我知道您和我的心是近的,您的直言让我惭愧。这场灾难过后,我更加喜欢您了!现在您知道我们为什么爱您了吗?因为您爱着我们,但从来不纵容我们。"当时看完之后,我无法抑制自己的眼泪。它不仅让我看到了学生的宽容和理性,更让我明白了爱的标准。
对学生的爱与宽容,是毫无异议的。但是必须严爱统一,宽严适度。当学生身体不适时,我们要给与无微不至的关怀,当学生有困难时,我们要及时帮助;当学生气馁时,我们要给与鼓励,当学生"想不开"时,我们要开导,同样,当学生出现不良行为习惯时,我们要及时地纠正教育制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爱学生,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父母亲的温存,睿智的严厉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爱。"这种爱不是"溺爱",也不是"宠爱"。班主任在做学生朋友的同时,还必须掌握一个度的问题,时刻要清楚自己的地位和身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这就是爱的尺度!
言传与身教
言传与身教是一个教育的一致性和有效性问题。教育的一致性才能带来教育的有效性。这种一致性包括学校行政指令和教师实施执行的一致性,教师本身内心活动和外在行动的一致性。如果我们自己本身对学校的行政指令有不满情绪并在学生面前通过言语或不积极作为表现出来,那么你的学生从你身上学到的就是挑剔,抱怨和不遵从;如果我们只是满口大道理的告诉学生要尊敬老师,学会理解,自己的言谈中却处处表现出对其他教师的看法和微词,那么你的学生从你身上学到的就是背后八卦,对别人说三道四;如果你自己为了一节公开课或重要活动进行不实的准备和明暗示,那你的学生从你那学到的就是阳奉阴违,弄虚作假。可怕的是学生可能会把这种你对他们的"真传"反过来用在你的身上,更可怕的当然是他们把这一切发展成为人做事的习惯,对他们自己的人生以及社会都后患无穷,导致教育的失效。因此,切记:要做一个脚踏实地,内外言行一致的教育者!
案例六:我也要坚持---一次特殊的家长谈话
教师的行为和个性是教育力量的源泉。著名教育家加里宁指出:"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的影响着全体学生。这点往往是觉察不出的,但还不止如此。可以大胆的说,如果教师很有威信,那么这位教师的影响会在某位学生的身上永远留下痕迹。"
一次家长会上,我表扬了班里一位住宿的学生,学习刻苦,意志坚强,每天坚持跑步,运动会还报名参加了3000米长跑。家长会结束后,他母亲上前感谢我,并对我说,其实孩子每天坚持跑步是受我的影响。因为孩子有一次回家说:我发现蒋老师每天坚持跑步,我也要坚持!我听后为之一震,从初中开始,我一直坚持晨跑,工作后,由于整天忙碌,没有坚持下来。2007年开始我觉得自己身体状况有所下降,于是又开始每天坚持晨跑。没想到这位学生注意到了,而且对他影响这么大。
其实,在学校,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是班主任,班主任是他们习惯和品质养成的指导着,班主任的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时刻都在感染,熏陶,影响着学生。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品质的示范者和教育者,班主任要始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去直接影响学生,做学生的表率。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班主任的身教作用可见一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当你把学校所有教给你的东西都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教育。我想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育人于无声,育人之无形。我和我的学生就是在这样的无声无息中互相尊重着,相互爱护着,彼此宽容着,共同成长着!